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薄耙钊腴_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凝聚社會共識。”胡錦濤同志這段講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出了新的概括,對學習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煉和培育,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提到一個新階段、新高度。筆者認為,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堅持以下兩個原則。
一、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培養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成為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職責。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載著知識傳授和價值引導的責任,其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就是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毋庸置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要內容,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和途徑。作為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主課堂和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加深大學生對理論、觀點的理解,由知識接受到生活經驗轉化,從而使學生明辨是非,知曉榮辱,陶冶情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念和外化為其自覺行動。
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作用,重點要做好下面兩項工作。
第一,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是根據教育部社政司統一制定的教學基本要求設置和安排的,教材也是統編的,這對于保證教學的規范性是十分必要的,但這并沒有對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貫穿整個教材內容的教學進行限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直接指導下構建起來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對象化和具體展開。黨的十八大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边@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應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而展開的指導思想。作為中國社會實踐理論成果總結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用與時俱進的內容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關系系統。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四門課程的教學都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線貫穿教學的全過程。具體做法是,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和活化。整合教材內容,既要尊重理論的邏輯結構,又不受理論體系的束縛,它不是知識的簡單剪輯和組合,而是教學體系的重建,是以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關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基點,以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觀點、基本方法和重大事件為要素,構建若干內容上具有相對獨立性、主題突出、鮮明的教學模塊。
第二,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法。事實證明,宣講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互動式、探究式的教學方式越來越成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潮流。因此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應改革教學方法,增強課堂的有效性。教師應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地位與他們進行交流與對話。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每一章節的內容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從中歸納出與所講內容聯系密切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問題,在課堂上提出學生普遍關注并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各種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并在課堂上進行集中討論。在討論中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讓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大膽發言和參與討論。同時,教師要運用課本理論知識,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結合討論情況進行引導、總結、歸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促進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行多方面的、深層次的理解。
二、引導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集中體現,這就要求除了通過課堂教學把其融入進去外,還要求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學生的實踐、參與,使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方面,大學生只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用實踐來檢驗一切、審視一切,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認識自覺地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自覺地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武裝自己;另一方面,只有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并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使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涵,達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具體說來,主要組織好下面兩個社會實踐環節。
第一,切實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落到實處。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一切真知都來源于實踐,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離不開實踐教學這個重要環節。首先,所有各方必須明確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在引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學校應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工作機制和保障機制,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領導、組織與管理,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納入學校實踐教學的總體規劃,嚴格按教育部的要求劃撥生均實踐教學經費,爭取社會的支持和理解,建立穩定的實踐活動基地。承擔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單位和老師應圍繞教學目標制訂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計劃和大綱,根據課程的特點、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思想狀況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創新實踐教學形式,引導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了解社會、體驗生活,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感悟、樹立并堅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次,以實踐活動為載體,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內涵和基本要求融入到具體的實踐教學事例和現實生活中,轉變為大學生易于接受的具體的、形象可感的、生活化的信條和規范,并內化為大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習慣和信念。
第二,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各種社會實踐。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關于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強調:“要重視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要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校內外的人文景點、歷史博物館、自然科學博物館,參加社會調查、訪談等活動,參與社會服務工作,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行為修養?!边@為引導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按照這一指示,學校應組織實施各種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如演講比賽、辯論賽、知識競賽、征文比賽、案例分析會等,以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盡量消除學生思想上的疑惑;每一門課都安排一定的課時作為社會實踐,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相關社會實踐,并在實踐的基礎上寫出感受等;幫助與指導大學生社團組織活動,把課堂教學延伸到學生社團活動中,提高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鼓勵、組織、指導學生參加志愿者活動,讓學生在志愿活動中接受教育,鍛煉能力,提升品格;與學校團委、學生處協作,由任課教師擔任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指導教師,讓學生深入基層,了解社會、認識國情、砥礪品格,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接受教育,在教育中提升思想政治素質,進而確立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綜上所述,在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肩負著偉大的歷史重任。高校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創新,建立起教學相長、交流順暢、良性互動的新型教學關系,并最終通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雙向互動,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大學生的內在素質。同時,通過組織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而以實際行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