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幾年來,頻繁發生的重大地質災害、極端天氣現象,已對全球人類財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任何人都無法擺脫、無法忽視氣候對于人類自身的影響。去年入秋以來,我國西南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旱魃肆虐。旱災呈現持續時間長、干旱面積大、影響程度重的特點。與此同時,入春以來沙塵天氣不斷肆虐中國北方大部和南方部分地區,其范圍之廣,前所未有。在應對具體自然災害氣候的同時,氣象變化問題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2010年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60周年。世界氣象組織確定今年世界氣象日的紀念主題為“世界氣象組織——致力于人類安全和福祉的60年”。作為普通公民,關心氣象,就要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培養低碳生活方式,讓“低碳生活成為從今往后代代相傳的一種生活方式,從而讓整個社會進入低碳生活狀態。
3月20日,一名小朋友在模擬擔當電視天氣預報播報員。新華社發(程潔 攝)
第60個世界氣象日:為了人類的安全和福祉
今年的3月23日是第60個世界氣象日?;仡櫧陙硎澜鐨庀笕盏闹黝},從2006年的“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到2010年的“致力于人類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氣象對人類的影響不僅體現在防御自然災害上,更與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以及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與此同時,關注氣象、發展氣象、利用氣象,讓其更好地服務于人們的生產生活則是一項關乎人類安全和福祉的重大行動。 >>>詳細
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撰文紀念2010年世界氣象日
1950年3月23日,《世界氣象組織公約》正式生效,至今正好60年。3月23日被定為“世界氣象日”,世界各國氣象機構在這一天都以某個主題舉行各種活動,讓社會公眾了解氣象。 >>>詳細
新聞背景:世界氣象日的由來
新華網北京3月22日電(記者張辛欣)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世界氣象組織將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確定為“世界氣象組織——致力于人類安全和福祉的六十年”。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