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4日電 新學年開學在即,中國教育部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強化校園保衛,同時嚴防交通、溺水和其他意外傷害事故發生。 通知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按照“誰主辦,誰負責”原則,盡快為所有中小學幼兒園配備保安人員。由于各種原因,保安暫不能及時配備到位的,必須采取其他嚴格的安全防范措施,確保每一所中小學幼兒園都有人管、有人看、有人巡、有人防。要嚴格落實門衛制度,嚴防因保安脫崗或管理疏漏而引發事故。
通知指出,今年以來,中國部分地區遭遇嚴重自然災害,給許多中小學幼兒園造成安全隱患。秋季又是交通、火災等事故高發多發期,各地應組織開展對本行政區域內所有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改工作,特別要對受洪水、泥石流沖擊,雨水浸泡的校舍進行重點排查。存有高風險的學校要停用,須加固的校舍要加固,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通知要求,各地要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合理轉移、對口幫扶、化整為零等有效途徑,提供課本文具,解決實際困難,及時幫助受災學校異地開學或災區學生異地就讀。針對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提前采取防范措施。災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協調衛生防疫部門采取切實措施,嚴格消毒,及時通風,注意監測,堅決預防傳染病流行,杜絕食物中毒事故群發。
通知強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加強對秋游、軍訓、運動會等大型集體活動的組織管理。進一步強化中小學幼兒園日常安全管理,特別要加強寄宿制學校的宿舍管理,避免發生食物中毒、嚴重火災、擁擠踩踏等事故。暑假期間實施校舍維修、抗震加固等工程的學校,要進行室內裝修污染檢測,確保師生健康。
通知還要求在開學后普遍開展一次安全教育和演練活動。尤其要加強新生和新上崗教師的安全教育,全面提升師生應對危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