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5至54歲人群中約有54%已把自己看成是老人;超過四分之一(28%)想到自己變老時會心情沮喪;26%對變老有恐懼感;30%對晚年生活表示擔憂;91%認為政府需提高對老年人的關懷。這是英國保柏(BUPA)健康小組今天發布的國際健康醫療研究報告提供的數據。
該機構今年6月至7月對包括中國等12個國家的12,262名公眾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72%的65歲以上的人不感覺自己老,67%仍感覺健康。而65%的中國被調查者認為自己在60歲前就已經老了,其中有三分之一有存款,46%購買了保險。盡管中國是世界上對晚年準備最充分的國家之一,但被調查的人中仍有60%擔心晚年生活,希望生活不能自理時能得到家人照顧。
相關研究報告稱,在全球范圍內,社會和經濟的綜合因素正在侵蝕構成老人贍養主體的傳統家庭結構。這包括人口結構變化、家庭規模變小、離婚率和女性就業的增加;國家應對老齡化面臨巨大財政壓力,贍養老人已成為全球性挑戰。
調查還顯示: 法國是心理最年輕的國家,32%被調查者認為超過80歲才是老年;17%巴西人最盼望年老年,遠高于全球水平的3%;印度人最不擔心變老,70%認為不影響自己或“沒有想過”;印度聲稱為老年做的準備最多,71%的印度人說已經做了某些準備;而65%的俄羅斯人沒有做任何準備;66%認為自己老時會得到家庭照顧。在所有被調查者中,最擔心的是年老時得癌癥(34%)或癡呆癥(23%)。(記者 曾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