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韓潔、徐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突出強調的重要內容,其中“主線”、“堅持”、“攻堅時期”等關鍵詞引起外界廣泛關注。
關鍵詞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
公報鮮明地提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分析人士指出,這一表述意味著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成全黨共識,將成為“十二五”規劃最突出的特點。
從2006年初批準的“十一五”規劃提出“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再到200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刻不容緩”的重要判斷,近年來黨中央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共識不斷增強。
此次五中全會更是強化了這一共識,首次明確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上升為“十二五”規劃的主線。
“這意味著未來五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貫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中國的發展將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更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地發展。”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說。
專家們指出,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國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使得我國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更加迫切。
“‘十二五’期間,黨中央進一步強調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方面反映了中國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適應全球經濟未來可持續發展大趨勢的重要部署。”中國社科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長李向陽說。
李向陽認為,未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是全球經濟的再平衡。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經濟格局深度變革,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都在加快調整經濟結構,以期在新一輪增長中抓住先機。而國際市場需求的萎縮也倒逼長期以出口為導向的亞洲經濟對產業結構作出調整。
此外,全球可持續發展也對未來溫室氣體減排提出更高要求,勢必給發展中國家帶來更大壓力。對于工業化剛剛起步的中國來說,產業結構上不可能放棄制造業和重化工產業,因此也必須在適應全球減排趨勢的基礎上,加快對產業結構的調整。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五中全會公報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出了這樣的新要求。
關鍵詞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五個“堅持”
——“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p>
——“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p>
——“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p>
——“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p>
五中全會用“五個堅持”全面闡述了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內涵,對下一步攻堅作出明確部署。
“毫無疑問,調整將成為未來五年的關鍵詞,‘十二五’期間中國將走以擴大內需為主的結構調整道路?!敝袊暧^經濟學會研究員王建說。
專家們指出,新形勢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關鍵的突破口就是擴大內需。
“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將‘民富’的目標提到很高的地位?!崩钕蜿柦ㄗh,“十二五”期間要擴大內需,一方面要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居民收入,另一方面也要通過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將更多財富用于支持發展社會事業,為居民消費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此外,他指出,從五個“堅持”也可以看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方面要實現需求結構的轉變,要降低經濟增長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更多依靠內需;另一方面要加快對產業結構的調整,突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服務業比重。此外,還要加快生產投入要素的轉變,從依靠能源和資源消耗向依靠技術和人才素質提高轉變。
王建認為,擴大內需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快城鎮化進程。未來我國城市化發展空間十分巨大,亟待在推進城市化過程中更大力度推進農民工的市民化,使得進城的農民工在勞動報酬、子女教育、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享有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從而釋放他們的消費潛力。
關鍵詞三: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
雖然近年來我國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距離實現突破性的轉變還有很大距離,這也意味著“十二五”期間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進入深水區。對此,五中全會公報強調,“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
專家們指出,從過去五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程來看,由于舊有的經濟發展模式存在強大的慣性,“調而不快”甚至“調后反彈”的情況在許多地方依然存在。
目前,投資仍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我國制造業仍處在國際產業鏈的低端,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單位GDP能耗仍居高不下……這意味著“十二五”期間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依將面臨嚴峻挑戰。
“未來五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是一場‘攻堅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取得實質性突破,亟待深化各個領域的改革從體制機制上予以推進。”賈康說。
賈康認為,在“十一五”期間深化改革的基礎上,未來五年應重點推進行政體制改革、財稅金融體制改革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改革的全面深化。
此外,王建指出,“十二五”期間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應更多考慮采用市場化的動力機制進行。
“如果說以前的調整是以國有企業為主體的背景而進行,以行政命令的‘關停并轉’為主要方式,在‘十二五’調整期內,則應更多考慮市場化的動力機制,借助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手段,鼓勵先進企業兼并落后,從而促使企業從自身需求出發進行調整?!蓖踅ㄕ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