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何亮亮:日本打破中日對釣魚島問題默契

2010年10月25日 16:05 佚名 點擊:[]

核心提示:何亮亮認為,日本方面最近采取這樣咄咄逼人的態度,特別是前原外相,他實際上徹底否認中日兩國之間曾經有過的一種默契,就是在釣魚島問題上雙方都不采取一個激化矛盾的措施。如今日本方面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它已經不愿意再遵守這樣的默契。

鳳凰衛視10月22日《時事開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安東:各位好,歡迎收看《時事開講》。日本在圍繞釣魚島的爭端問題上,對于中國近期的態度可以說是咄咄逼人,那么其實回顧一下歷史,在1979年的時候,鄧小平就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也成為了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一個基本態度,然而日本的外相前原誠司在最近卻是明確的表態,說擱置爭議是鄧小平的單方面言論,那么日本也從來沒有同意此事,那么對于事態的發展,我們將如何來研判呢?今天的節目現場我們也請到了時事評論員何亮亮先生來為我們點評分析下,何先生你好。

何亮亮:你好。

安東:那么對于日本近期圍繞釣魚島的爭端上方面,對中國方面是咄咄逼人,您覺得事態上會怎么發展,您怎么看這個?

釣魚島正成為導火線

何亮亮:我覺得由于日本方面最近采取這樣咄咄逼人的態度,特別是前原外相,他實際上是徹底否認中日兩國之間曾經有過的,我覺得是一種默契,就是在釣魚島問題上雙方都不采取一個激化矛盾的措施。沒有協議,沒有所謂密約,所謂密約就是一個密約嘛,有文字記錄的,因為日本媒體有這樣的報道,而且我覺得連時間都弄錯了,日本媒體的報道說是在小泉執政時期中國方面和日本,日本當時是自民黨執政有過這樣的一個協議,但實際上第一中日雙方之間沒有一個密約,但是是有一個我覺得就是一個默契,默契這個詞我們很容易理解對不對?

我們大家都這樣做,心照不宣但是沒有形成于文字的,這個我可以用最近30年的歷史得到證明,就是1979年到最近為止,雖然期間有一些小的有一些意外的事件,但是總體上來說,第一個日本官方沒有人,他們沒有人到釣魚島去宣示他們自主權,當然他說釣魚島是它的,但是他不去刻意的強調這個事實,而中國方面也沒有采取這樣的一種動作,我們看到以前中國大陸從來沒有,除了1979年,那是在鄧小平說話之前,曾經有過一次400多艘漁船在釣魚島海域出現,但是是在我說的中日雙方的默契之前的,此后就沒有發生過,此后就是有零星的漁船。

但是今年的事態就有所不同,那么正是這樣一種,我覺得相互的一種理解,因為雙方都堅持我對這個島有主權,但是雙方都不愿意由于這一個島的問題影響兩國關系的大局,這是1979年就是一個現狀,就當時的一個現實。但是如今日本方面就已經徹底否認了,它甚至連已經存在的,當然我們知道任何默契不可能是永久的默契,它有階段性,就像鄧小平講的這個擱置爭議,我覺得也是有階段性。鄧小平當時,因為1979年是什么樣的國力,中國是剛剛開始改革開放,鄧小平他不愿意為了一個島嶼的爭端影響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局,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鄧小平提出的這個方針,到現在看來這個階段性也已經過去了,只是中國方面從來沒有這樣說。

那么問題是我們看到這個日本方面,最近采取的一系列這種態度都是非常強硬的,有的態度他們是歷來是如此的,就是堅持他們對釣魚島使用主權,而且日本實際上是在控制的,而且日本方面有可能在近期以某種形式再次宣示他們對釣魚島的主權,同時在釣魚島問題上表現出一種什么態度呢?這種態度就是毫不退讓,完全沒有協商的余地,不像我們說的1979年,1979年就是北京和東京,中日兩國的高層,我們現在還不知道當時這種交往的一些細節,但是我覺得顯然是這樣一種默契的,有這樣一種心照不宣,就雙方都不愿意為了釣魚島問題來破壞兩國關系的大局。因為中日是1972年建交的,然后在1978年簽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那么當時中國的國力也比較弱,而且中國那時候就是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在總體來說是需要跟主要的大國,首先是美國然后是跟日本、歐盟都要保持良好的關系,同時也由于包括跟美國跟日本這種經貿的關系,他對中國的經濟建設是非常有利的。

現在情況當然不一樣了,現在的情況所謂不一樣,就是日本方面我覺得采取的態度可以作為一種,就是日本方面已經到了一個轉折點,它已經不愿意再遵守,當然這是默契,既然不能宣之于口,既然沒有文字記錄的,當然它說沒有也就是沒有了,但是實際上前原的話里面我覺得還是有矛盾的,邏輯上有矛盾。他說這是鄧小平單方面的說法,那為什么以前不說這是鄧小平單方面的說法呢?為什么日本從1979年以來歷屆的首相和外相,哪一個都沒有說過是鄧小平說過這個話,但是我們日本不承認,但是現在前原這樣說了。前原是日本的外相,雖然這個話不是菅直人說的,但是他當然可以代表日本政府,當然可以代表日本整個國家,那么也就是說在釣魚島問題上,中日曾經有過的默契,曾經有過的心照不宣如今,在日本方面來說已經不存在了。

而且我覺得中國其實還在做努力,今天日本的共同社報道說,最近中國方面還是向日本提出了,就是雙方在釣魚島問題還是擱置爭議,來共同開放釣魚島周圍,因為釣魚島周邊的海域據說還是有很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的資源,但是已經被日本方面斷然的拒絕了,所以看得出來就是在這個問題上,釣魚島正在成為一個新的導火線,中日之間的沖突完全有可能由于釣魚島這個問題上,雙方進入對立的而且是勢不兩立,沒有妥協余地的這樣一個態度,而這個態度首先是由日本方面所采取的,就可能引起一種新的沖突。

安東:那您覺得就是說剛剛說了,之前不管是兩國之間有沒有這種默契,承認也好不承認也好,但如今反正它是說了,擱置爭議我不同意對吧?那么這樣的事態發展下去的話,對于中日之間的這種關系會不會更加惡化下去?

何亮亮:我相信會是,而且我想不僅是中日關系當前在釣魚島問題上,在整個東海,就是包括春曉油田等等開發的問題上,就是這種實質的國家利益會發生沖突,而且我覺得從歷史上來看,這也是中日這兩個大國百多年來的恩怨,到現在我覺得需要了結,或者至少需要清理,雙方從自己的角度也從對方的角度里反省一下,這一切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安東:好,我們談到這里,先稍做休息,廣告回來繼續跟何先生一起來探討相關的話題,不要走開。

安東:其實無論是釣魚島其實東海春曉油田問題,觀點就認為說中日兩國很多的爭議,其實都是因為地理位置太近,淵源太多而導致的,那體現兩國關系上也經常就會出現“暖春不長、寒冬一直”這樣的局面,何先生您剛剛也提到中日之間百多年的恩怨,你覺得出現這種“暖春不長、寒冬一直”,是不是和咱們中日兩國這種多年的恩怨有一定關系呢?

中日百年恩怨如何了?

何亮亮:但這個恩怨也就是近百年來的吧,因為過去中國的領導人曾經這樣的形容過,特別是像周恩來是這樣形容過中日關系,就是中日關系從不正常到正?;囊粋€過程中說,說中日數千年的歷史上,關系好的時候是多數,關系不好的時候是短時間的,這是符合中日關系的一個實際情況,為什么我說中日百多年來的恩怨呢?我想最主要的是從1898年的“甲午戰爭”,因為甲午戰爭就是日本從“明日維新”之后,成為亞洲第一個現代化國家之后它發動的第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就打敗了面積比日本大的多,人口比日本的多的一個大國,而且這個大國在歷史上、在文化上曾經給予日本很大的恩惠,恩惠這個詞日本人自己講的。

我們簡要的回顧下就可以看得出,為什么周恩來說那樣的話,而日本人特別是老一輩的日本人,他們多很清楚這一點,我們知道歷史上,日本在中國的隋朝,日本還是一個不開化的國家,它沒有文字,換句話說它的文明程度比中國低的多,但是日本民族很善于學習,他們派遣大量的遣隋使,后來是遣唐使,然后就奠定了日本文化的根基,所以長期以來我們看中日兩國,說是相距很近但是長期有貿易,另外曾經也有過倭寇的事情,但是倭寇是個復雜的問題,因為倭寇里面有很多,它是一個不正常的時期的產物,雙方基本上是相安無事的。

但是我覺得從18世紀開始,日本民族已經開始了一種成為一個新興的強國的,這種意志、這種愿望已經體現出來,最早是從日本歷史的一個著名人物就是豐臣秀吉,以豐臣秀吉為代表的一批日本的精英已經在考慮了,就是日本的未來必須要通過征服朝鮮半島,然后要來征服中國,只是當時日本的條件不成熟,但是我們看在甲午戰爭當中,日本完全就是這樣走的,1895年日本打敗了大清,1905年日本打敗了俄羅斯,也是一個比日本大的多的一個大國。那么從此之后我們看到這百多年來,中日之間的恩怨到現在為止,我有這樣的一種體驗,就是中日兩國的這種交鋒這種關系當中,中國總是處于下風的。

從1895年中國是第一次戰敗,大清第一次戰敗,然后是在抗日戰爭,抗日戰爭之前我們看到中國是喜歡人家叫小日本,因為日本國家小,可是小日本你看他占領半個中國。不僅如此,從“明治維新”到1945年日本戰敗,大概這半個多世紀的時期,這時候是日本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這個時期你說小小的日本,曾經是以幾個大國為對手,它打敗了大清,它打敗了俄羅斯,后來它挑戰美國,它在東南亞,它又直接又打敗了像英國、像荷蘭這些老牌的,還有法國,包括原來法說印度支那也是被日本后來占領的,所以那時候的日本是不可一世的。

然后我從這里再來回顧,你看它挑戰了這么多國家,它受到了報復了,二次大戰結束的時候,俄羅斯、蘇聯,蘇聯它是背信棄義的,因為蘇聯狠狠報復了日本,這是斯大林講的,他說我們報了日俄戰爭之仇,它占領了日本北方四島,占領到現在,這個日本人很清楚,而且這是日本的國恥,它沒有辦法雪這個恥,它又挑戰美國,挑戰美國的結果是什么呢?日本兩顆原子彈扔在了日本的領土,這大家都知道,所以你看它挑戰了這些強國,這些強國報復了它,可是你看中國跟日本對抗,中國是日本在對外擴張和侵略的時候受害最嚴重的,但是中國沒有報復日本。

我現在說的不是中國應該去報復日本,而是我們剛才看蘇聯是怎么對日本的,我們看美國是怎么對日本的,可是你說中國怎么報復的,我說的第一個報復就要戰爭,我們知道中國根據二次大戰后期的當時雅爾塔的協議,中國軍隊是應該參與占領日本的,但是中國軍隊沒有,中國實際上連地方都劃好了,就是福岡,就是上次舉行世博會的日本的那一部分地區,是劃給中國軍隊占領的,但是當時由于內戰呢,中國軍隊就是國軍,國民黨的軍隊,因為忙于內戰就放棄了占領日本,我覺得這件事情對中國影響是很深遠的。

因為你打敗了你的敵人,你又沒有占領,這個占領不是像蘇聯那樣,占領一個地方把人家的機器全部卷走,燒殺擄掠什么事情都做的出來,這方面美國比較文明,那中國軍隊沒有。如果中國占領過日本,即使是短短的幾年,但是在心理上來說,這是一個報復對不對?因為日本曾經從中國占領那么多的土地,而且從中國掠奪了那么多的,包括戰爭賠款,第二中國沒有要日本的戰爭賠款對不對?這又是由于中國自己的內戰造成的。因為1952年當時退守龜縮在臺灣的蔣介石,因為他當時還代表中國民國政府,他跟日本在舊金山簽署和約,他就放棄了在日本戰爭賠款的要求。

所以到了1972年中日關系正?;臅r候,毛澤東的考慮就是既然蔣介石都放棄了,那共產黨也不能向日本要戰爭賠款,所以你看中日的關系就跟日俄、日美的關系就不一樣,而且日本人他也好像不認為日本跟中國的戰爭當中,他們叫“日中戰爭”,日本是戰敗國,他們只認為日本是輸給了美國,日本并沒有輸給中國,所以你看這樣的一種心理,中國人沒有報復日本,日本人認為我沒有輸給中國,這樣一種心理的積淀在兩個民族,兩大民族當中是積累的很深的事情,我覺得這就是這兩個民意一種深層的心理上的反映。

安東:您覺得百年的恩怨現在情況似乎有些改變了,因為中國的國力增強,經濟實力越來越強,中國現在已經排名世界第二了,現在中國和日本的競爭以及較力當中,似乎是占到的一些優勢,但畢竟你剛才說百年的恩怨到底如何來了呢?

何亮亮:從這里我又想到了,我們知道亨廷頓有一個所謂“文明沖突論”,“文明沖突論”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就是中日之間這種沖突是不是文明沖突?如果是沖突的話,因為我覺得“文明沖突論”最能夠說明的,就是伊斯蘭世界和基督教世界之間的沖突,這種沖突是很長的是千年的,是完全可以印證這個現實的。但是你說中日的沖突是什么沖突呢?是文明沖突嗎?如果是文明沖突的話,那么中國文明和日本文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文明嗎?應該不是,雖然你也很難說它是同樣的文明。然后你說日本它是一個屬于西方文明的,我們說從精神資源上來說,這樣使用漢字、使用筷子的國家,它屬于西方文明嗎?它肯定不是西方文明。當然它在硬件上甚至在制度上學了西方的很多東西。然后從這里就想到的就是中日這兩大國,我們現在看的很清楚的,就是這百年來就是兩國的地位起了很大的變化,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是長期以來在日本看來,中國這個大國沒有用,你雖然有光輝的歷史,有先進的文化,但是那是過去的事情,中國是個弱國,但是這個情況現在當然是不一樣了。

然后你看中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1985年廣場協議之后,日本有所謂沉淪了20年,這個沉淪的20年正好就是中國迅速崛起的20年,所以就形成了現在東亞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就是兩大強國,那么兩大強國我覺得客觀的去看的話,中國有很多自己的問題,發展中社會問題各方面。但是很明顯中國的發展勢頭是向上的勢頭,而日本的勢頭是向下的勢頭。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是不是已經形成了一種,你看它現在對俄羅斯毫無辦法,北方四島它有可能用武力去奪回嗎?不可能,對于美國來說,日本現在還要依賴美國的保護,它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已經有40年的歷史,可是這40年里日本從來沒有在政治上,發揮像它在經濟上應該有的作用,中國其實所謂經濟總量占世界第二,只是今年的事情,可是中國在國際政治上的地位,早就超過了,就是說你有多少錢你有多大的話語權,中國的話語權早就是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前了,那么這樣的一種對比的話,我想從這個角度來看當前中日的恩怨的話,我們不知道這種恩怨要怎么了結,因為報復是不可能的,中國不可能再去占領日本,中國也不可能向日本要賠償,反過來日本如果覺得中國沒有打敗過日本,那么難道需要由于釣魚島的沖突雙方還要再來打一仗嗎?我相信這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安東:好,相關的話題咱們稍適休息,廣告回來繼續探討,不要走開馬上回來。

安東:其實中國和日本兩國在近幾年的交往和交流當中,確實也出現過多次的破冰之旅,最近的一次也就是咱們現在最近經常談到的一個叫作“走廊會談”,不過何先生我們也看到,在這個“走廊會談”之后,緊接著馬上日本在東京出現了,一次歷史上規模比較大的一次反華的游行,然后外相前原誠司也是不斷的放出厥詞對中國,您覺得日本這樣的咄咄逼人的態度,是不是在挑戰中國呢?那中國又該怎么樣回應呢?

日本咄咄逼人挑戰中國

何亮亮:我覺得是在挑戰中國,而且日本它整個的策略很有意思,就是首相菅直人基本上沒有講過一句很強硬的話,所有的狠話都是由前原這個外相來講的。我們知道在布魯塞爾,溫家寶總理和菅直人首相當然是經過雙方高層的,我覺得是很巧妙的安排,在布魯塞爾在會議大廳的走廊里兩個人遇見了,走廊上已經放了兩張椅子,而且也有了一個翻譯,翻譯是中國方面的,因為據說菅直人不愿意要日本外務省的翻譯。那么那次“走廊交談”之后,雙方用的詞都是交談,交談跟會談還不一樣,跟見面又不一樣,總之這個交談之后,中日雙方由于釣魚島爭端引起的緊張局勢有所緩和,但是最近又不行了。

所以我覺得從這里面想到,就是中日兩強現在同時存在的時候,會不會因為釣魚島問題的,現在已經跟歷史沒有關系,雖然我已經說過了,由于雙方歷史的恩怨,兩個民族之間都還有一種解不開的結,中國對日本由于沒有報復,日本認為日本沒有被中國打敗?,F在我們拋開歷史問題,拋開所謂意識形態,也不講什么文明沖突,或者是不是文明沖突,我們就看這個釣魚島問題上,日本把所有妥協的空間都已經排除了,那么對中國要怎么辦?我覺得我們中國看的很清楚,中國領導人其實一直在做就是以德報怨,從抗戰以后我們看毛澤東也好、蔣介石也好、鄧小平也好。

我們記得2008年胡錦濤的訪日之旅,那次訪日之旅其實也是很重要的一次,因為那次訪日之旅至少從中國方面來說,結束了有關歷史問題的爭論,我們看靖國神社問題它不再成為中日兩國爭論的意見,但是很可惜,這一切的效果現在看來,隨著日本方面在釣魚島問題上強硬的態度,那種咄咄逼人的態度,也就逼使中國你要改變態度。我覺得日本這樣做,日本的態度有它的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領土主權就是寸步不讓,中國態度也是這樣,問題是寸土不讓如何擱置,我已經說過擱置是一個暫時的,可能是一個臨時的招,你說臺灣的主權屬于中國,這個爭議可以擱置嗎?不可以擱置。

另外就是某一個地方有爭議,有領土主權的爭議,它靠民間去保衛嗎?不可能,主權是要靠國家的力量去保衛的,所以現在這個問題,當然我們都理解,中國并不想跟日本對抗,那么現在的問題就是它已經觸及到日本國家的核心利益了,就是它是寸土不讓的,但是這也是中國的國家利益對不對?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從民眾到領導人,我想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就是現在的中國不是大清的那個中國了,大清的時候是慈溪太后在掌管整個大清帝國的大權,而當時日本是一批很有為的少壯派。

但是現在的日本我看不到這樣的領導人,看到的只是像菅直人和前原這樣的,前原更多的是一個憤青而不像一個外相,而中國的領導人我覺得也正在估量整個形勢,當日本咄咄逼人的,在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上來挑戰中國的時候,我相信中國方面也會做出相應的反應,而不可能再像過去那樣,或者說以前那種忍氣吞聲也好,或者說擱置爭議也好,恐怕這個時代都已經過去了,接下來的中日關系,我相信會出現很激烈的對抗。

安東:也就是像您說的,日本的態度決定了中國也要改變自己的態度?

何亮亮:對。

安東:那非常感謝何亮亮先生點評,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也感謝您今天收看《時事開講》,下周同一時間咱們再會。

上一條:牢牢把握科學發展的主題——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下一條:稀土戰”背后的話語權之爭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