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导航,在线伊人,宅男导航 - 2022撸道帝综合导航影视网

 
當前位置: 首頁 >> 時政要聞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欄
信息動態
時政要聞
他山之石
資料下載
 

新華網評:180萬人考研,多少奔學術研究去的

2013年01月08日 10:32 <a href='/ShowAuthor.asp?ChannelID=1011&AuthorName=晏國政' title='晏國政'>晏國政</a> 點擊:[]

新華網評:180萬人考研,多少奔學術研究去的

持續兩天的2013年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7日落下帷幕。180萬的報考人數,使這場被稱為“史上最嚴”的考試迎來史上最多的考生。在研究生質量下降、就業形勢每況愈下的背景下,對持續多年的考研熱,我們需要一種全方位的冷思考。

據第三方調查機構麥可思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3899名被調查者中,34%的考生稱考研的理由是“就業前景好”,位居第一;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學”,占被調查者的29%,而“想做學術研究”的比例只占9%。由此可見,大多數人考研是為了更好的就業。

在這種動機支配下,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和學習,不可避免地會被動異化為大學生就業的“緩沖帶”和“砝碼”,與其培養研究型人才的教育初衷愈行愈遠。

事實上,在研究生教育資源相對固定的情況下,研究生就學規模的急劇膨脹,使得我國眾多大學和科研院所很難培養出更多合格的研究型人才。有關數據顯示,從2007年至2012年,短短五年間我國研究生招收規模增長了30%。在很多培養機構,一個導師指導十余位甚至幾十位研究生的現象已屢見不鮮,研究生論文質量下降的報道也頻現報端。研究生在校期間到底能夠學到多少真材實料的科學知識,以及能夠提升多少就業競爭力著實令人存疑。

即便是僅從促進就業的角度看,研究生教育也難達目的。相關報告顯示,自2005年考研人數首次突破百萬開始,碩士生就業率已連續多年下降,甚至出現了碩士生就業率不及本科生的現象。在就讀研究生階段,一些學生沒有學到更加扎實的知識,反而是提高了“心氣”和就業期望值,養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業心態。一些學校的研究生專業設置也與就業市場出現了較大偏差,結構性就業難題依然存在。

由此看來,在持續多年的考研熱潮面前,大學生需要冷靜思考自己的考研動機,政府及相關部門需要冷靜思考當前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全社會則需要冷靜思考研究生的就業形勢。

我們需要教育和引導廣大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擇業觀和就業觀;我們也需要在“就業”與“培養研究型人才”之間,審慎地為研究生教育進行重新定位;我們更需要呼吁全社會用工單位,破除“學歷門”、“性別門”、“名校門”等各種招聘門檻,真正做到唯才是用,切實減輕大學生、研究生乃至全社會的就業壓力。唯有如此,才能使持續多年的考研熱降溫,逐步回歸理性。(作者系新華社記者)

上一條:國務院決定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10% 下一條:中國海監編隊巡航北部灣口外海域我油氣平臺

關閉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版權所有
馬克思主義學院辦公電話:0795-3203978  馬克思主義學院郵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