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綜合報道 今日,國內著名軍事論壇“超級大本營”網友發布了運20首次試飛成功的消息,并發布了運20騰空而起的照片。
此前曾有俄羅斯媒體成運20總體性能將接近俄羅斯最新型的伊爾-476,預測其列裝日期將在2017年之后。俄媒稱,中國專家在文章中指出,解放軍對重型軍用運輸機的需求較大,無論是用于提高部隊機動能力,還是改造成不同類型的特種任務飛機。
中國專家認為,解放軍空軍至少應當擁有100多架伊爾-76或運-20級別的重型軍用運輸機,從而確保能夠同時投送一個步兵師約1.5萬人的能力,賦予中國軍隊全球機動能力。
另外,解放軍對能夠改裝成各種特種飛機的空中平臺的需求較高,比如空軍至少需要30架加油機,7大軍區空軍和三大艦隊各需要至少4架預警機和2-3架電子戰飛機,對特種任務運輸機的總需求為50多架。另外,作為對現有伊爾-76的補充,至少還需要90多架運輸機。
俄媒稱,中國專家認為,運-20的技術性能較強,優于俄羅斯的伊爾-76MD,接近最新型的伊爾-476的水平。與伊爾-76MD相比,中國運-20運輸機具有更大的載運量和更大的貨艙容積,使用更強大的發動機。
中國飛機使用更加先進的超臨界機翼結構、更先進的導航系統和駕駛艙設備,廣泛使用復合材料。運-20機組人員由3人組成,最大載重量66噸,機身長47米,翼展45米,高15米,最大起飛重量200多噸。
飛機采用傳統布局,三點式起落架,前起落架兩個輪,可90度偏轉。運-20起降能力相當強,能在較為簡易的機場上起降,能夠運載解放軍絕大部分大型作戰和支援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