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國最后一批地面部隊抵達俄羅斯,中俄“和平使命—2013”聯合軍演開始在即。也就在同一天,在蒙古烏蘭巴托附近,由蒙古國牽頭,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參與的“可汗探索—2013”多國維和軍事演習也正式拉開帷幕。
中俄軍演與“可汗探索—2013”雖然在時間上是巧合,但也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各方在中亞這片土地上軍事力量的博弈。
據報道,北京時間8月3日12時許(當地時間10時許),中方鐵路輸送第三梯隊,經過6個晝夜5040公里的行程,抵達俄羅斯米夏什火車站。這一梯隊帶去了包括14輛裝甲裝備、10輛輪式車輛、10個集裝箱的眾多裝備。隨著中方地面部隊全部抵達,中俄雙方參演兵力至此全部抵達演習預定地域。中俄參演部隊全部集結完畢。這也標志著“和平使命—2013”中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從兵力投送階段轉入戰役籌劃階段。
中方演練兵力遠程投送
據新華社報道,在“和平使命—2013”中俄聯合反恐軍事演習中,中俄雙方共派出兵力1500人,以陸軍、空軍為主。中方包括1個陸軍戰斗群,1個空軍戰斗群和1個保障隊,俄方參演兵力包括1個陸軍戰斗群,1個空軍戰斗群和1個保障隊。中方陸軍戰斗群由沈陽軍區第39集團軍某機步旅、陸航團所屬部隊編成,包括坦克、步戰車、火炮等履帶裝備36臺,米-171運輸直升機2架,直-9武裝直升機4架。空軍戰斗群來自沈陽軍區空軍,包括殲轟-7A飛機5架。俄方地面部隊350人,包括營級戰術群及編成內的武器裝備,空軍戰斗群50人,包括米-24武裝直升機4架,米-8運輸直升機4架,蘇-24戰斗機4架。
根據計劃,此次演習科目內容共分為兵力投送與部署、戰役籌劃、戰役實施3個階段。俄方參演官兵全部來自該軍區,所以兵力投送與部署階段的實施重點是中方參演部隊。
俄羅斯中部軍區副參謀長丘瓦金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俄中前不久舉行了海上聯合軍事演習,現在又舉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習,這兩次演習表明俄中之間合作的高水平?!?/p>
中俄警惕蒙美軍演
就在幾乎同一時間,由蒙古、美國等國共同參與的“可汗探索—2013”多國維和軍事演習也在蒙古烏蘭巴托舉行。
據報道,這一演習的開幕式3日在烏蘭巴托以西65公里處的蒙古國武裝力量培訓基地舉行。來自蒙古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亞、尼泊爾、韓國、塔吉克斯坦、英國和越南等國的1000多名官兵參加本次演習。此次軍演將持續到14日結束,主要內容包括維和部隊的指揮訓練、人道救援等。
蒙古國總理阿勒坦呼亞格在開幕式上致辭說,為了促進有關國家維和部隊的相互學習和交流,近些年來每年都在蒙古國舉行多國維和軍事演習,不斷提高參演各國士兵的維和能力。蒙古國國防部長巴特額爾德尼和武裝力量總參謀長賓巴扎布中將等軍方領導人、美國軍事官員以及各國駐蒙古國大使館武官等出席開幕式。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俄羅斯派觀察小組觀看演習。
蒙古國與美國于2003年首次舉行“可汗探索”雙邊軍演,自2006年起擴展為多國維和軍演。軍演由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和聯合國支持維和基金聯合主辦,蒙古國提供場地。
雖然在時間上是巧合,但蒙古與美國等國的高調軍演也從某個角度宣示了蒙古希望在中亞取得力量平衡。實際上,從1991年開始,蒙古國便對自己的外交政策進行了顯著的調整。在傳統伙伴國俄羅斯和中國基礎上增加了以美國為首的“第三勢力”,其中包括日本、韓國、東盟國家和歐盟。蒙古國政治領導層、尤其是民主黨代表,在極力地發展“第三方向”。
這一調整的范例之一就是“可汗探索”軍演。這是一種半軍事、半民間特色的演習,但有觀察認為,美國在最近一些年試圖強化這種演習中的軍事成分,并賦予其國際化特色。而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都不想看見蒙古國變成美國的軍事政治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