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宜春學院、宜春職院和宜春幼專聯合舉辦江西省高校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概論”課集體備課會在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行。備課會聚焦專題四“社會主義革命是如何成功的”這個主題,以線下研討和線上騰訊會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省內外的思政課教師近150人參加。教育部高等學校思政課教指委“概論”課分教指委委員、長春理工大學馬院原黨委書記張淑東教授應邀作線上名師導學,江西省高校思政課教指委“概論”課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員、江西服裝學院黨委書記、督導專員陳付龍教授線上點評,江西省高校思政課教指委“概論”課分教指委委員、宜春學院馬院院長范松仁教授主持本次集體備課會。
在教學展示環節,來自宜春學院、宜春幼專、宜春職院三位年輕的思政課教師圍繞該專題中的三個小問題進行了小專題的教學展示。宜春學院燕齊老師圍繞“如何理解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生動形象地闡明了“為什么要進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怎樣進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等兩個重要問題。宜春職院張莉彬老師以“如何理解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題,從“為什么要進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怎樣進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等兩方面進行闡述。宜春幼專黃澄清老師立足“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這個重要命題,從“新中國成立了,為什么我國還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從1949年到1956年,為什么要有一個過渡時期?”“為什么過渡時期的社會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為什么新民主主義社會就一定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四個方面闡明了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老師們的展示以問題式邏輯展開,有理有據,清晰流暢,得到了與會專家和教師的認可。
在教學展示環節,來自宜春學院、宜春幼專、宜春職院三位年輕的思政課教師圍繞該專題中的三個小問題進行了小專題的教學展示。宜春學院燕齊老師圍繞“如何理解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生動形象地闡明了“為什么要進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怎樣進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等兩個重要問題。宜春職院張莉彬老師以“如何理解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為題,從“為什么要進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怎樣進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等兩方面進行闡述。宜春幼專黃澄清老師立足“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這個重要命題,從“新中國成立了,為什么我國還不是社會主義社會?”“從1949年到1956年,為什么要有一個過渡時期?”“為什么過渡時期的社會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為什么新民主主義社會就一定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四個方面闡明了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老師們的展示以問題式邏輯展開,有理有據,清晰流暢,得到了與會專家和教師的認可。
專家點評環節,陳付龍教授對三位老師的講課進行了點評,提出了富有建設性和指導性的意見建議:一是要用前后貫通的思維把工業化和“三大改造”連貫起來,不能忽視工業化的主要目標和基本前提;二是還要結合當時我國的外部環境來深入理解“三大改造”;三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關于社會基本矛盾的理論融入專題講述。陳教授還特別提醒大家要將“概論”課的講述與“綱要”課和歷史課區分開來,就如何講好社會主義改造理論還要講清楚三點:一是要正確評價社會主義改造,將《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融進本專題教學;二是要正確看待社會主義改造的作用,“一化三改造”以工業化為前提,對今天的中國式現代化有著現實的意義;三是要理解好社會主義改造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之間的關系,沒有社會主義改造就沒有今天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陳教授的指導非常有價值,為老師們講好社會主義改造理論拓展了思路、打開了視野、提供了借鑒。
集體備課會結束前,范松仁教授從四方面進行了簡要小結:一是就這次集體備課會的成功舉辦對兩所兄弟院校的校院領導以及參加本次集體備課會所有老師的重視和參與表示感謝;二是兩位專家的專業指導為各位老師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導學和建議,希望各位老師好好吸收,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去;三是要重視備課的成果,形成集體備課會的材料,備課要有成效,有所提升;四是發揮宜春片區集體備課的整體功能,希望宜春職院和宜春幼專也能積極開展相關活動,共同提升宜春片區思政課的教學水平。
會后,與會人員對專家的深度指導和老師們精彩教學展示給予充分肯定。大家認為,講好思政課任重而道遠。作為一名思政課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學習提高,將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
轉自: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