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推進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2021年11月21日上午,宜春片區三所高校在宜春學院召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跨校集體備課會。備課會由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牽頭組織,采用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方式進行,宜春學院、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宜春幼兒師范高等??茖W?!端枷氲赖屡c法治》課專兼職教師近40人在線下參加,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興亮主持集體備課會。
會議伊始,三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范松仁、彭慧潔和徐洪亮分別致辭,強調了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的重要性和召開此次跨校集體備課會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具體的指導性意見。
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王燁博士以“百年風雨中的成就與經驗——學習黨的十九屆六中央全會精神”為題,通過生動案例、翔實數據、豐富的史實,對黨的百年奮斗主要任務和成就進行了解讀,闡明了十九屆六中全會的重大意義,闡釋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重點解讀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王燁博士的解讀視野宏闊,思路清晰,敘論結合,既全面系統又重點突出,既學理嚴謹又通俗易懂。
宜春學院張麗霞、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劉明明、宜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李玲三位教師分別結合課程特點以說課的方式進行了教學展示,從教學定位、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方面介紹了自己如何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具體融入“德法”課的思考和探索。
圍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如何融入《思想道德與法治》課這一主題,現場教師各抒己見,既對三位教師的教學展示進行了客觀點評,又對融入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氣氛熱烈。宜春學院徐天蘭博士從本次備課會的關鍵字“融”字展開,談了“融心”“融道”“融行”三方面體會。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張莉彬老師認為,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學懂弄通公報、決議的同時,還應思考如何結合青年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推動全會精神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如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治觀,如何幫助學生認清自身所處的歷史方位。宜春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熊珊老師認為,思政課教師要利用好重大時間節點,把握好育人契機,及時向大學生宣傳好、闡釋好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重要精神和時代意義。
宜春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李霞博士認為本次活動可以用三個“實”來概括,一是工作扎實,二是內容充實,三是收獲豐實。她指出,要以對教材內容的充分掌握為主體,以知識融匯、情感融入、價值觀融通為主要路徑,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到每一堂思政課中,搞好思政課教學、搞好“四史”教育。
在總結環節,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范松仁教授對本次“德法”課跨校集體備課會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主題鮮明”“準備充分”“講述生動”“思考深刻”。最后他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繼續深化學習,堅持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學,做到深學深悟、常學常新,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二是自覺加強融合,在日常教學中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思政課的形式、內容、方法上下真功夫,做到渾然一體;三是持續擴大交流,以本次集體備課為契機,推動宜春片區高校思政課教師跨校集體備課常態化,推動思政課問題式專題化團隊教學改革制度化,形成高質量的教學新成果與生動活潑的立德樹人工作新局面。
轉自: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