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馬克思主義學院 宋彩虹)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精神,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進紅色文化場館、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7月21日上午,宜春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掛牌儀式分別在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和萬載縣烈士紀念館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高健群、宣傳部部長鄧偉蓉、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彭慧潔,帶領我校思政課教師及學生代表參加了掛牌儀式,并開展了思政課教師“一線課堂”活動。
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的掛牌,是我校創新思政課教學內容與形式的有益嘗試,是落實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儀式上,校館雙方一致表示,紅色文化場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和紅色基因傳承的重要陣地。校館雙方將通過設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立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充分利用基地的優質教學資源,共同為發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貢獻力量。隨后,師生分別在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和萬載縣烈士紀念館開展了思政課教師“一線課堂”活動。
在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學生代表汪靜雯向師生們介紹了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的歷史和基本情況。之后,在紀念館講解員帶領下,師生了解了湘鄂贛邊區黨組織的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形成以及工農運動的發展,體會到了毛澤東、朱德、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湘鄂贛邊區人民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的戰斗歷程。在講到鎮館之寶——“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湘鄂贛省蘇維埃執行委員會”印章時,師生們都投以了驚嘆的目光,為失而復得的印章感到欣喜。
在萬載縣烈士紀念館,依托館內跨越時空的烈士人物呈列,在講解員娓娓道來的英烈事跡中,師生們體會到了百年來萬載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革命英烈的血肉之軀,筑起了的不朽豐碑;深刻領會到烈士精神是眾志成城、攜手并肩的團結奮斗精神,是勇于斗爭、堅貞不屈的英雄主義精神,是忠貞不渝、赤膽忠心的理想主義精神。
青山一旦埋忠骨,風范必定留人間。通過在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和萬載縣烈士紀念館建立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我校將充分利用宜春本土紅色文化資源,讓師生浸入式地瞻仰了為革命理想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史詩,以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拓展思政課教師教學視野,提升思政課育人實效。